文 / 王桂花
编注:2016年11月3-22日,国际表达性艺术大师保罗·尼欧与玛戈·法契斯·尼欧夫妇(Paolo & Margo Knill)首次联袂访问两岸三地,先后在台北、深圳、香港举办新书发布会及表达性艺术治疗工作坊。本文为本次项目发起人、台湾心灵工坊总编辑王桂花女士的随行记忆。
接到Margo Fuchs Knill来自瑞士的问候,才惊觉一个月过去了。日子飞快,总在追赶什么。
认识Paolo & Margo Knill夫妇,真有说不出的喜悦。何其有幸,有将近十天时间,在课堂内外,在台北深圳,近距离向两位大师学习,如沐春风、如浴甘霖。
摄影:张宏瑞
摄影:张宏瑞
Margo Fuchs Knill则真的是一位诗人,她喜爱写诗,分享诗。每一场演讲,每一个工作坊,她都朗读自己深爱的诗作,让场内听众的心灵随之游荡、鼓舞,活络了互不相识是心灵,在放松、互信的气氛中,她和Paolo带领各种艺术创作形式:走路、舞动、吟唱、音乐、书写、诗作、拼贴、玩纸、角色扮演、装置艺术……让学员展开丰富又深度的自我探索。
Paolo用「灵魂的吟游诗人」(Minstrels of Soul)形容他所发明的「感知互动表达性治疗」(Intermodal Expressive Therapy ),他最想说的是:当人类的想像力与不同艺术形式展开互动时,会呼唤出你我的创作灵魂,愿意一起冒险,相互激发;当我们愿意体会这种奥秘的参与经验时,灵魂就会开始产生质变,会发现新的方向与希望。 Paolo 说这种感知互动的过程有SERV四步骤:Sensitize(提高敏感度)、Explore(探索)、Repeat(重复)、Validate(验证)。艺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功能,就像下面这首诗所说的一样: 她的故事说得越多 就越能够放手 正如 她不断改变故事 故事也不断改变她 那些与老师同行的日子 11/3,两位老师抵台,为他们简单接风 11/4,下午魅丽杂志发行人赖佩霞专访 11/4,晚上《灵魂的吟游诗人》新书发表会 11/5-6,表达性艺术治疗二日工作坊,台北 11/8,徐松焵(Sk Hsu)先生和我陪伴老师前往深圳自在园 11/9,晚上《灵魂的吟游诗人》新书发表会 11/11-13,表达性艺术治疗三日工作坊 11/15,在深圳目送老师前往下一站香港,相互拥抱道别。 深圳工作坊精彩瞬间 摄影:张宏瑞
被采用文章的作者将得到胡因梦老师亲笔签名译作一本
投稿联络与转载授权请联系:link@zizaiyuan.org